當前國家設計了一條“專精特新之路”,這是一條給中小企業下一個四十年鋪就的“黃金之路”。
整理:九錄
編輯:劉建強
11月24日,黑馬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加速大課在北京啟動。創業黑馬集團聯合頭部券商、財稅法律及知識產權專家、產業先鋒代表,共同解讀“專精特新”申報及北交所上市關鍵點,探究政策背后動因,分析其中蘊藏的中小企業發展機遇。
作為黑馬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加速計劃的第一課,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以“專精特新時代的企業機遇”為題做了分享。他表示,當前國家設計了一條“專精特新之路”,這是一條給中小企業下一個四十年鋪就的“黃金之路”,“我們要更多地看看路,對對表,重新認知一下自己,把國家給的這個大機會抓住,讓自己上個新臺階”。
以下內容根據牛文文分享整理,有刪節。
01
專精特新就是“隱形冠軍”
中國的中小企業、創業公司,應該走一條什么樣的發展道路?
過去40年,我們嘗試過全世界各種不同的發展道路。概括起來,可以分為兩種主要模式:
一種是美國模式,即資本模式,也叫華爾街模式。
如果你有好的想法,有創新的技術,有改變世界、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大愿景、大夢想,不管你從哪里來,哪怕除了idea什么也沒有,只要獲得了機構或投資人的支持,就可以在美國不停地融資,估值越來越高,哪怕巨虧也可以上市,而且市值很大,像亞馬遜。在美國,一個企業要發展,主要看愿景夠不夠大、模式夠不夠新、敢不敢燒錢。當然美國也有很本分的制造企業,比如美國東部的一些制藥、精密制造企業;但即便是這樣的企業,也絕大部分都資本化了,它們發展道路上需要的資金主要是投資人給的,通過股權融資,由資本推動。過去三四十年,華爾街,尤其是納斯達克+硅谷,成就了全世界太多野心家的夢想。
過去一段時間,我國的資本市場、投資機構、互聯網、平臺經濟的發展,就是走“以美國為師”的道路。最早的互聯網創業者大多是海歸,帶著一個與美國公司差不多的想法,在中國經營,在美國融錢,去美國上市,兩頭在外,快速做成很大的公司。
這也就是我所說的“天派模式”:資本是發展的第一推動力,融資能力是第一競爭力,上市是最終目的,虧損不可怕,股權很重要,一定要把股權做得值錢。天派企業就是“股東下的蛋”,以上市為目的,新創需求,夢幻團隊,全員持股。創辦一家天派公司等于創辦一個行業,教育市場要花很多錢,一旦市場教育好,創業公司就變成了大平臺,壟斷行業,贏家通吃。很長一段時間,中國創業就是借鑒的這種模式。
但是沿著這條路走到現在,我們終于發現它并不適合于中國,并不適合于中國這樣一個有著千萬量級中小企業、有著非常齊全產業門類的國家。
所以,現在我們要回過頭來,看看走在另一條道路上的德國模式,這條道路就是“專精特新之路”。
“專”是指要把主業做好;“精”是要把產品、服務做到精益求精;“特”是要做到差別化;“新”是聚焦主業的同時堅持推陳出新。專精特新就是“隱形冠軍”。上世紀80年代,赫爾曼·西蒙教授通過對德國400多家優秀中小企業的研究,提出了“隱形冠軍”的概念。他發現這些德國中小企業有兩個特點:第一,它們很少用股權融資,基本靠銀行的債權融資也就是間接融資來解決問題,德國的金融環境支持眾多中小企業靠銀行生存。第二,這些中小企業做到百年老店,幾代人不做多元化、不做大平臺,甚至只做一個零部件,但這個零部件在全世界細分市場的占有率很高。由于德國市場不算大,它們的產品一開始就面向全世界市場,形成很多“小巨人”公司。
以前,盡管也覺得這條路很好,但我們學不了。因為中國中小企業融資難、融資貴是一個長期難題。
02
黃金之路
現在,國家為我們設計了一條“專精特新之路”,這是一條給中小企業下一個四十年鋪就的“黃金之路”。
專精特新,就是在一個細分產業、細分門類,做一個有技術的制造企業。如果不是硬制造、不是工廠也沒關系,做有技術的實業公司也可以,但千萬不要說做一個生態公司、平臺公司,小公司做不了平臺、生態。做實業,多小都不怕,專精特新就是要做特別專、特別細、特別實在的企業,做驗光設備就要做最好的驗光設備公司,做床墊就要做最好的床墊提供商。今后,想要進入國內資本市場,一定要讓國家、社會和老百姓看見你是做什么的,哪怕很小,一定要做得很實在,有機會做到品類第一、區域第一。如果你是做眼鏡里的某一個配件,這個配件只有你能做,全世界別的人做不了,也可以。
要想做到專精特新,一定要有足夠的技術含量,同時一定要做認證。我們有一個500人的團隊,專門幫中小企業梳理如何成為一家專精特新企業。首先你要明確專精特新的定位,越具體越好,具體到未來如何演進,競爭力是區域的還是行業的;其次你要懂產業鏈,懂全世界的競爭態勢;第三,如果沒有做過技術成果的認定,我們可以幫你認定。我們還可以幫你把認證結果固化下來,把未來發展道路描述出來,從市級、省級,一直做到工信部認證的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。
做到“小巨人”企業,股權融資的道路就打開了——國家基金+北交所。
針對“小巨人”企業,國家有數百億的綠色基金,北交所的上市通道也是通暢的。專精特新企業,如果想要進一步登陸北交所,企業要有一定的營收規模和利潤,對于利潤率和成長速度,目前則看不出有特殊要求。從專精特新認證,到基金申請和登陸北交所,我們有不同的團隊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,可以幫中小企業在五年左右時間內完成這一過程。
“專精特新之路”,是國家給中小企業的一個黃金機會。全世界此前都沒有類似的道路,這是我們國家綜合了美國、德國模式和中國幾千年的文化,最后設計出的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小企業發展道路,相當于德國式的“隱形冠軍”加美國式的股權融資。
美國資本市場只給有大夢想的人提供機會,我們則不同,也給“小人物”機會。只要有營收、有利潤,慢慢成長,都能上市。中國能成為“黑馬”的中小企業也許有200萬家,未來各級專精特新企業可能會達到20萬家,都可以去爭取上市,實現股權融資。
我們上市就是為了融資,解決發展資金問題。但是也不要想通過上市一夜暴富,北交所不會有很多倍的股權溢價,只會給你剛好夠自己發展所需要的錢,你可以持續融資。這條道路是百花齊放的道路,每一個產業里都能出現很多“小巨人”,你活得好,要讓別人活得更好,讓上下游的產業都活得很好,而不是成就一家巨頭,別人都死了。這就是“共同富裕”的哲學。
這就是不同于德國模式或美國模式的、中國特色的陽光大道。記住,未來數十年時間,中小企業就要沿著這條道路前進,誰先看明白,誰就能先得益。
03
成為“了不起的小人物”:
數字化與資本化
創業黑馬成立至今13年,只做一件事——讓中國的中小企業能夠長大,成為了不起的小人物。中小企業能夠長大的前提,是做好兩件事:一是數字化,二是資本化。前者是讓中小企業升級自己的產業和模式,后者就是讓中小企業實現股權融資。
中小企業模式和產業升級,就兩步,產業鏈破解+數字化。
第一個詞叫“產業鏈破解”,這是黑馬的看家功夫。即使只是行業里的小企業,也要胸懷整個產業鏈,要抬頭看世界。產業鏈破解是中小企業成長的入門功夫,雖然你很小,但產業鏈很長,可以嘗試挪動一下自己在產業鏈中的位置,增強一下競爭力。
第二個詞就是“數字化”。今天所有的生意,不管是做制造還是做消費,只要你實現了數字化,你就可以擺脫流量的困擾。數字化能讓你的業務全流程可見,可以通過數字管理,讓消費者、上下游客戶,讓你的生產過程、供應鏈流通過程、銷售過程、管理過程,在一個鏈條上清晰可見。這本質上也是個區塊鏈,是個信任鏈。
如何實現中小企業股權融資,也是兩個關鍵詞:VC+北交所。
本質上,黑馬是中國一個比較大的產業加速器集群。許多企業家、VC機構、投資人來到這里的目的是找項目,他們希望看看有沒有投資機會。來黑馬,學到了什么新詞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加速。創業者、中小企業經營者在這里要路演。我們有一個“黑馬定律”,任何一個黑馬實驗室或加速營,會有10%到20%的人獲得與導師和加速機構的深度交流和被投資機會。這也是黑馬的魅力所在,所有的加速導師都是投資人、企業家和行業專家,所有的成員都是創始人或者聯合創始人,所有的加速場景、路演場景、拍磚場景、私董會場景,都相當于在以投后的方式做投前的盡調。
當前,資本市場最新的變化,就是專精特新和北交所。黑馬13年來,服務過1.2萬多家中小企業和創業公司,絕大多數是地派的、下沉市場的、傳統的中小企業,其中許多都是專精特新企業。以前,我們希望幫助它們實現資本化,但資本市場是“天派”主導的,我們很孤獨。現在不一樣了,大勢所趨,一夜之間,眾多VC機構都轉向專精特新,很多黑馬企業都已經被主流投資機構圍獵了好幾場。
從今天開始,我們要更多地看看路,對對表,重新認知一下自己,把國家給的這個大機會抓住,讓自己上個新臺階。